|
风帆蓄电池维护现状时间:2024-07-29 作为后备电源运用的风帆蓄电池池是确保设备不间断运转的最后一道生命线。平时耐普蓄电池组并联在整流设备上,长期保持浮充状态。现在通讯职业广泛运用的免保护蓄电池即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 其免保护仅指运用进程不必加水,而不是不必保护。这种电池在长期浮充之后,常常会呈现活性物质掉落、电解液干涸、极板变形、栅极腐蚀及硫化等现象导致风帆蓄电池容量下降乃至失效。因此原邮电部电信总局颁布的电信电源保护规程第83条规定: 风帆蓄电池每年做一次放电深度为30%~40%的试探性放电实验;每三年做一次放电深度为100%的容量实验,运用六年以后每年一次,耐普蓄电池放电期间应每 小 时测量一次端电压和放电电流。 现在国内有相当部分风帆蓄电池保护人员没有彻底按照邮电规程来保护风帆蓄电池,有的风帆蓄电池乃至从来没有作过放电实验,这就为日后呈现事端埋下危险,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首要,缺少先进的智能仪器,劳动强度大。传统的放电(容量)实验要将电池组从体系上脱离下来,接上电阻丝(或运用水阻)来放电,这种电阻丝或水阻体积巨大、笨重,需求多人转移、安装及调试, 放电进程中每隔一定时刻,需求人工测验及记载风帆蓄电池各单体的端电压, 放电时产生的很多热能,不只破坏了风帆蓄电池的正常运转环境, 影响现场保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并且使电阻丝产生红热现象,需求防范可燃物飞溅进去,引起火灾事端,整个漫长放电进程保护人员一刻也不敢离开,所以一般保护人员都很头疼做放电实验。 其次,离线放电实验存在体系瘫痪危险。在一组电池离线放电进程中,市电一旦中止,单组电池供电体系将会立即瘫痪,而两组电池供电的体系转化成单组供电,整个体系负载电流集中于一组电池上,或许形成该组电池过载放电,电压敏捷下降,更何况别的一组在线电池的质量如何还是未知数,所以一般保护人员都很忧虑因自己做放电实验而形成体系瘫痪。 |